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47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新质生产力是怎样的生产力?如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与您一起学习
来吧,大家一起跳起来。——习近平大年初一,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早上八点半刚开门,就迎来无数游客。
第一次在现场观看黎族舞蹈,浓郁的民族气息迎面而来,让人印象深刻。余健介绍,2020年9月三星堆遗址启动新一轮考古发掘时,考古学家和文保修复师们就开始思考如何满足公众对新出土文物的好奇。除了民族传统运动外,今年还新增了面向所有游客的雪地骑射原野赛、鲜卑古道探秘定向越野赛等,丰富游客的冰雪文化体验。当时真的特别激动,觉得自己就是冰雪文化的代表,希望能够传递这份阳光、运动、健康和希望。2月3日,音乐烟花秀在榕江县举办的贵州村超村晚上演(无人机照片)。
(受访者供图)戴上麦克风,我们是红色讲解员。新华社记者郭程 摄雨林时光大型田园实景演出,演绎出一幅民族文化、热带雨林、乡村田园交融的富美乡村图景。这是隔河相望的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右)与殷墟博物馆新馆(无人机照片,2024年2月23日摄)。
小屯是殷墟核心区所在地,每一位居民都签了保护责任书。在殷墟,总书记嘱托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殷墟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成为管窥3000多年前商代文明的重要缩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说。
历经百年筚路蓝缕,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把商代晚期的兴衰荣枯,从史书中的文字变成了镌刻于大地之上的实证,在宫殿、王陵、甲骨文、青铜器、古车马等一件件文物中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勾勒文明发展脉络。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殷墟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辉煌阶段,城市、冶金术以及文字,文明三要素在这里完全齐备,通过博物馆等形式和载体让国人了解认识并认同我们辉煌的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是文博人的文化使命。安阳既有殷墟甲骨文文化地标,又孕育了红旗渠精神,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在新时代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基础所在、底气所在,对其传承发展也是我们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贡献的努力方向所在。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这是2024年2月26日拍摄的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无人机照片)。
目前殷墟已出土16万余片甲骨文,发现单字约4500字,已释读的大概有三分之一。百年追寻揭开文明起源面纱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是殷墟遗址所在地。2024年2月26日,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对公众开放。就考古学而言,目前没有哪处遗址的重要性超过殷墟。
雪后初霁,65岁的何永献一大早就出了门。3000多年前的殷墟以更青春的姿态走进公众视野,在赓续传承中焕发蓬勃生机。
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说。何永献说,守护殷墟是小屯人的使命。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安阳市,考察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洹河北岸,殷墟王陵遗址。地上建筑早已湮没无存,但50余座形制阔大的夯土建筑基址,足以令人神驰想象三千多年前的王朝气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工作人员在对殷墟洹北商城出土的陶片进行整理修复(2024年2月23日摄)。殷墟的价值及其背后的文化影响已深入华夏民族的血脉中,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之源、文化自信之根,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2024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再次提到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这是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展出的龙形玉玦(拼版照片,2024年1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全息投影、虚拟数字人、多媒体交互……殷墟博物馆新馆科技与文化创意融合,打破传统展厅的静态展示,调动游客多维感官沉浸式体验。为发挥甲骨文研究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积极作用,中国文字博物馆曾发出破译一字奖励10万元的悬赏令。
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说。不久前刚公布了第二批获奖名单,两个未经释读的甲骨文单字被破译,鲜活的商王朝拼图,又被补上了一角。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殷墟博物馆新馆通过近4000件出土文物和数字技术,全景式展示商代在政治、经济、军事、农业、手工业、文字等方面的伟大成就。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近年来,殷墟王陵区、宫殿宗庙区、洹北手工业作坊区等不断有新发现,大邑商面貌得以更加细致入微地还原。新馆集中呈现了持续近百年的殷墟考古成果。在这里,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举世瞩目的文字文明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等,共同构筑了早期中国的华彩篇章。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李立新认为,殷商文化和甲骨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一把金钥匙,是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借鉴。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作为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虽然深埋地下数千年,却一出土即可被部分识读。
与建于2005年的原殷墟博物馆相比,新馆不仅规模大,而且展陈内容、设计理念、展陈形式都有重要创新。工作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王陵遗址进行发掘作业(2024年2月24日摄)。
《礼记》记载,这九字箴言是商王朝建立者汤的盘铭,向参观者展示了一个民族一以贯之的革新姿态、进取精神,展示了中华文明从历史中演化创造、于传承中生生不息的守正创新之道。他是殷墟所在的小屯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文保专职干部。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向西,以鼎为设计意象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拔地而起,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2020年底,安阳积极推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诗经·商颂·玄鸟》中,用热情洋溢的笔调赞美了商朝的诞生和繁荣。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说,新馆的投用,让古代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为宣传阐释中华文明密码、延续中华文化根脉提供了新的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甲骨文肩负的是三千年文化传承的使命,记录了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和伟大创新精神,对其研究传承、活化利用,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洹河南岸,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作为中国墓葬王陵制度的源头,一个个考古探方之下尽显繁华遗迹,中国古代青铜器之最——后母戊鼎便发现于此。与古为新延续文明传承之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介绍,新馆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展陈文物数量多、类型全,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属于首次展示。从山中流出的洹水,穿殷墟而过,蜿蜒远去。
发表评论